华严经四06:中观彻底扫荡所有的法,不坏因果而讲非因非缘非果
华严经四 06
慧律法师
地址:台湾高雄文殊讲堂
我们一个人通达到理事无碍的境界的时候,就入不二法门。接下来我们讲能所不二。
第七,叫做能所不二。能缘的妄心,所缘的妄境。如果是开悟见性就不一样了。能缘的是智慧,所缘的是不可得。唯是一心,唯是智慧。所以我们因为妄动,才变成见相二分,那么见相二分,通常是站在事的分别,能所不断。如果完成了这个使命,没有能,没有所,简单讲就是自体分。这个自体分的意思,就是我们的本体般若平等心性的智慧之体。那么就无所谓见相二分。通常见相二分是站在一个事的能所不断的角度来说,那么如果识体清净的话,所流出来的,那么就是清净的。所以,菩萨的智慧,他是大用,流动性,同时也是清净性跟静止的东西。说是动,是站在用;说是止,停止,是站在涅槃的意思。所以,即于用,不离不生不灭的体。即于体,也能大用。所以这个能所不二,如果是众生的角度来讲,就会一直增长的,分别、无明。但如果是圣人来讲的话,就变成度众生的一个方便。
所以,第七叫能所不二。能所不二就是一个人通达理事无碍的话,那么没有能缘的妄心。知道所缘的境界,都是缘起,空无自性,不可得。所以叫做能所不二,平等一心。慢慢地就进入证量的解脱。
第八,叫做定慧不二。定,就叫做三昧。慧呢?照亮万法、照彻万法。心不但有佛的定,同时也具足佛的智慧,我们通常把定慧不二用佛的一个很特别的名词,叫做定慧等持。就是平等的等,持是持咒的持。定慧等持就是不偏定,但也不偏慧。这是佛的定,也同时具足智慧。同时具足佛的智慧,也同时具足了定。到了理事不二的时候,就达到这种定慧证量的解脱境界。
第九,叫做体用不二。不生灭的体,能产生大用,所有的用,不离不生不灭的涅槃妙心的体,所以,体用不二,因为通达理事无碍,达到不二,当下解脱。所以,依体起用,也摄用归体,体用不二。
第十,叫做心法不二。心,智慧,充满着般若智慧,有了般若智慧,所显露出来的方便,统统叫做法,所以,大智慧的人讲这个法,他是有生命的,是有灵魂的,并不是一个模仿。如果是模仿的一个讲经,就好象嚼不烂,会觉得没什么法味,虽然照本宣科,好象没有什么体悟。如果你大彻大悟,依法而说,那可不一样,心就是法,法就是心。当然你能够达到理事不二,心法不二的时候,这个时候所有的三藏十二部统统讲得都非常得体。讲事也可以,事相,就讲三皈依,比如说你讲三皈依,皈依佛,我们皈依释迦牟尼佛,也对。皈依法,皈依三藏十二部经典,也对。皈依僧,皈依一切的圣人、圣僧,或者是现僧相的,也对。
但是,不够圆满。皈依佛,皈依自己的清净自性,这个才是真实义。舍事归理,因为那是跟你息息相关的,你要皈依释迦牟尼佛,没错,是个表象、表法的。那跟你有什么关系?法从那边来,这样可以接引,可以给个因缘。对,而重点?重点在佛陀在启示你的本觉理体。皈依佛,原来是皈依自己的清净觉性;皈依法,就是拥有般若智慧。内心里面拥有般若智慧,讲出来的就头头是道。皈依自性的般若,才是真正的皈依法。要不然三藏十二部经典,摆在那个地方,事相的三藏十二部经典舞台在那个地方,都是虚字用法,之乎者也,也没标点符号,打开,看也看不懂。你皈依法,那【法】摆在那边,那跟你有什么关系?没有。这叫做事相皈依。还不究竟。为什么叫皈依法?你要听经、闻法、开般若智慧,这个就真正皈依法,心中有智慧,就有法,这个就是真正的三皈依里面的重点。心中的真理,要不然你的皈依【法】在哪里?文字又不会讲话,这叫真正皈依法。皈依僧,回家以后,脾气一样,依然故我。
僧是什么意思?僧就是和合、无诤。那你僧没有和合,没有无诤,皈依以后,出去一样吵架,皈依僧的意义是什么?我上人是某某法师,怎么样?在比名牌的吗?还是怎么样?你的师父名气比较大,跟你有什么关系?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,皈依僧,僧就是和合,僧就是无诤,僧就是一个理性的人,理性的人走到哪里,都跟人家合得起来,这叫皈依僧。皈依自己的本觉理体,皈依自己的般若智慧的法,回光返照,二六时中,都无诤,都无相,都无念,所以,如果没有把这个事的三皈依融入体的三皈依,就不究竟。所以,第十叫心法不二。为什么?心就是法,而法就是心。
好,我们达到了这个理事不二,这个时候~~本来我接下去要讲中观,因为这个中观,它贯摄、贯穿事无碍法界、理无碍法界、理事无碍法界,还有事事无碍法界。后来我发现,还是把这个十玄门(事事无碍法界)把它讲完,再把它专讲中观的思想。这个中观,就是把它直说,简略的说中观,它的意义是什么?就像我们唯识讲了很多,中观一直都没有因缘去发挥。那么,中观的核心价值,就是空无自性。所以,也可以略说,将来如果这些徒弟自己看中观,也有一个入处,但是中观,没有开悟见性很难。非常难。
接下来,十玄门,叫做事事无碍法界,又名:现象绝对论。这个就难!这个不是一般初学佛法有办法的,也不是学佛十年有能力的,这个要倾心贯注才有办法。因为是佛的境界——事事无碍法界,又称为现象绝对论,又称为十玄无碍论。为什么讲玄呢?玄就是玄妙,叫做不思议的境界,注意!所有的事事无碍、现象绝对论、十玄门,都从哪里出来?都从海印三昧,微妙不可思议,显露出来的,所以这是佛的境界。但是,没关系,虽然我们是凡夫,但是听经闻法是要听这个,要深入,一辈子没有遗憾,二十年前,我们有把华严经的十玄门讲过一次,二十年后,因为大家都还给我了,现在我再讲一遍十玄门。二十年的变化很大,二十年前坐在底下的法师也不一样,可能都往生了,二十年后的居士,也没有几个活到今天,剩下这些义工,少许的,但有的是后来的,所以,整个全面性的更换,二十年前的法师跟居士,跟今天坐着的二十年后的法师跟居士,都不一样。那不一样没关系,我们不厌其烦再讲一遍。十玄门,这个是整个华严最精要的,十玄门。
我们刚才讲的,十玄无碍又叫做现象绝对论,又叫做事事无碍法界,佛的海印当中的定中,这个境界是微妙不可思议的,一即一切,一,指诸法空无自性,或者是讲一真,或者是讲性起,一即一切就是性起论,何以故?一就是性,这个佛教,华严讲的一,是不同于观念的一。这个观念的一,是由众生的无中生有,一个假设。华严的一,不是这样子。华严的一,是绝对中的绝对。一,不是一二三四的一。不是惯性意识的一。不是妄想的一。不是全世界公认的一,也不是习惯用语的一。不是数目字的一,这个【一】就是绝对。如果用一个大家听得懂的名词,叫做:万法空无自性。绝对的无自性,就是这样子,这个就是一。
那么,一切就是万法,一切的万法就是一个空无自性,同一种性质。证得了空无自性,就是佛。了解诸法空无自性,不著有见,不著无见,不著亦有亦无见,不著非有非无见,不著凡夫见,不著二乘人见,不著菩萨见,不著佛见,不著外道见,离一切见,知见的见。所以,一切的法统统空无自性,就是一。站在体来讲,一切法既然是共一个体——无相的体,诸体相即,我的体就是你的体,一个颗粒微尘的体,就是整个法界的体,体是无相,所以重重进入,没有什么增减。大的虚空的体,跟一颗粒微尘的体,是一样的,因为它是无相。所以,大也不叫做最大,小也不叫做最小。小跟大是众生妄想比较而来的,证入佛的慈悲心,究竟无相的时候,大跟小是等同视之,平等心看待。所以相即,是站在体来讲,所有的体,统统是平等的。站在相用来讲,我来入你的相用。用力量来诠释会比较好一点。力,就是力用,力量的作用。有相,它一定有作用。相、用是一体的,是同时讨论的。有相就有用,有用就一定有相。所以,相入就是相用相入。本体相即。这是华严的思想,相即、相入。
相即站在体,相入站在用(相用),这个圆融无碍的思想,就是佛,华严经的思想,而整部华严经是由佛的海印三昧中显露出来的,这种微妙、不可思议的正报、依报,还有智正觉的佛陀的思想,都不是一般凡夫所能理解,或者二乘人、浅位菩萨。
那么华严经有十种立场,你们那个表格里面,有:总、用、体、喻、相、缘、空间、时间、境、智,总共有十个角度。慢慢的我们就会解释。从十个角度去了解,佛的海印三昧当中所显露的事事无碍法界,来开示这个境界。既然是事事无碍法界,就是很明显的摆在你前面,凡夫是业力的众生,他看的这个事相是处处障碍的,众生没有什么事事无碍,众生是处处挂碍,事事障碍,不一样的。我们刚刚讲的理跟事,这个无碍,还有透过一个理(理体)或者是真如的东西,来对现象界的事相,这样比较容易了解。理即事,事即理。要通过一个无生的理,学大乘佛法的人很容易了解,来对这个现象界的事相,站在一个观点。
简单讲,前面讲的是本体界跟现象界的对立的圆融观,简单讲,还透过一个本体做为桥梁,来理解现象。甲这个事物,一切法无生。乙这个事物,一切法无生。这个无生的本体的角度来讲,有一个桥梁。事事无碍法界不是这样子,事事无碍法界不借用本体这个桥梁,简单讲就是不用真如,你只要看到事事无碍,就一定要事跟事,那为什么会无碍?这个就是我们十玄门要讲的,不透过真如,直接在事相上相即相入,这个就是华严十玄最重要的,不透过真如这个本体。因为透过真如这个本体,容易圆融,大家容易明白。十玄不是。它只用现象界的每一个事,每一种相,叫做一一事相,一一现在的本身,就可以观察相即相入的诸法无碍,体的相即,相用的相入,诸法的无碍,因此,在诸法毫无实体的存在,因为诸法空无自性。当然,真如或者是理体,也不是实在的东西,但是我们讲到真如,我们的心理上,一定会受到影响,很容易让一切众生落入~~无法觉查,认为这个真如,就是实体的东西。
简单讲,什么叫实体?在空无自性,有一个真如,叫做:用观念,真如本来是空无自性的,是胜义无性,有意义的无自性,并不是空无自性,一般的空无自性。所以,我们讲到真如,它不是一个实体的东西,可是在我们修学众生的心理上,它很容易让人家不知不觉就掉进去——真如是一个实体的观念。诸位,把真如无念、无住、无相,变成一种观念,就变成实体的东西,就是妄想,把真如不来不去、不生不灭,变成一种观念。那个是证量的东西,他把它变成一种观念。这个学佛最困难的,就是在这个地方。如果他没有证量的解脱境界,他一听到真如,他以为有那种东西。那种东西就变成一个观念,那就像虚空,虚空无相,可是虚空变成观念。这个真如是唯证相应的,有功夫的圣人的境界,可是,还没有证入的,在讲到真如,这个真如就变成一种观念,这个观念就是妄想。
在这里一定要撤销真如那个理体,把它变成一个实际的东西,一种观念,那个叫做:观念真如。观念真如就是妄想的真如。证量的真如是无一物,胜义无性。胜义无性是佛的境界。好,现在一定要撤销,把真如变成实体性的东西,因为那是妄想。现在就用佛的境界,直接用现象界的当体为究竟的实相。相相都是实相,相相都是海印三昧所显露出来的事相,没有一个事相不是法界的性起。
所以,我们前几天讲般若心经,再讲一遍,我们说,用色不异空,这就是色分析起来,它就是空。色,当下就是空。色即是空,当下就是空。那佛不一样啊!性色真空,就是性起的色,就是绝对的真空。这性起的色,这从佛的角度往外看,是同时的。所以,我们直接在现象了解,当体就是究竟的实相,来谈这个无碍圆融的境界,就是不透过真如,因为很容易把真如变成一种观念,所以海印三昧就是显露事事无碍法界的一个特质。这是华严的特色。一般经典很难谈到这么玄妙的究竟之处。因此我们才能契合缘起无自性,大乘空观哲学的基本立场,哦!这里就讲到为什么你一定要对中观论要有了解,否则的话,这华严经,他讲中观的思想,讲了很多。像下面所讲的梵行品,它就全部讲中观的思想。你们这一本里面。讲到净行品,就是出家跟在家。梵行品全部都讲空无自性的思想,这个中观论的思想不简单,提示一下,很难!
我们把中观简单三个字,今天先讲三个字。中,就是中道实相。观,就是用般若智慧彻悟一切法空无自性。论,就是宣说以口。就是我把中道的思想,把般若彻见诸法无自性,把它宣讲出来,叫做论。现在讲中观论,简称中观。我们说大乘妙法莲华经,简称法华经。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。中论也是简称。中观论三个字,才是完整的。这龙树菩萨所创的,简称中论。那所以说,中论、百论、十二门论,名为三论。是吉藏法师所创立的,在中国的祖师。龙树菩萨是印度的祖师,吉藏法师是中国的祖师。那是不一样。角度不一样,但是,都以中观的思想为依据,中国又把它发展出大智度论。再加上大智度论,又叫做四论宗。中论、百论、十二门论,叫做三论宗。加大智度论,叫做四论宗。所以,印度的中观跟唯识,是两大支派。
所以,讲到这个,缘起无自性,大乘空观哲学的基本立场,不提到龙树菩萨是不可能的。八宗共祖。因为我想把它全部贯穿起来,再找一个时间。因为我们唯识讲的资料比较多,中观比较少。所以,今天就这三个字,让你认识一下。
那你也可以这三个字对调的,观中论,也可以。观,用般若智慧,彻见诸法无自性。一切法都是中道实相的道理。把它宣说出来。也对。再把它调过来,论中观,也对。所有的讨论都显露中道的思想,显露般若智慧,彻见诸法空无自性。中观论,也对。论中观,也对。观中论,也对。为什么?这三个字任你怎么排统统对。但是一般都称为中观论。中,叫做中道实相。不偏有,不偏空。
所以,中观论是破什么呢?破凡夫的思想。破外道的思想。破二乘人(声闻、缘觉)的思想,还有,注意哦!破菩萨,连菩萨著那个法都不行!连那个涅槃都不能立,连真如都不可以立。中观不立一切法,唯识立真如,要弄清楚这个问题。唯识立真如,所以唯识能圆满菩提。讲得圆满菩提。中观不行,不能立涅槃,不能立真如,一法不立,大破就是大立。诸位,你不要看中观破,大破就是大立。破一切的执著,就是立如来究竟之处。意思就是如来的境界,不可思,不可议,不可说,里面没有我执、法执、空执,也不能立一个真如,也不能立一个涅槃,统统不行!中观彻底扫荡所有的法,统统不行。所以,没有唯识的思想,很难圆满菩提。没有中观的思想,根本不可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。何以故?无所住故。一切法无所住,所讲的中观的因非因,缘非缘,果非果。不坏因果而讲非因非缘非果。这个就是中观的思想。
如果有的人~~有一个在家居士,他看到那一段法华经,说:是法非分别所能解,意思就是说,这个法华经的实相法,不能用分别的心去解。他看不懂。他去问了一个法师,茅棚的法师,比较深山里面的法师,这个法师是专攻法华经的,他就有疑惑了,就说:我来跟法师顶礼,我要问一下,是法不能用分别来解之,他这句看不太懂,似懂非懂。那个法师跟他回答,就说:就观空嘛!等如虚空嘛!他说:等如虚空?我还是不懂。你跟他说:虚空没有分别。对不对?你要观空啊!等如虚空啊!两个人一边泡茶,一边谈论谈论,谈论两三个钟头,法师讲什么,他也听不太懂。他听了又若有似无,后来这个法师跟他讲:不然你去高雄请求慧律法师。他就把这个过程~~他说:敢问和尚,如何回答?我说:观空叫头上安头。观虚空,把比喻当证量。两个都错。怎么可以观虚空呢?虚空是冥顽不灵的东西,般若智慧是整体性的,大智慧、彻见宇宙人生的真相,是不是?何以~~我说:法师是方便吧!如何把比喻当证量的解脱境界呢?我跟那个居士讲:诸法本来就空,你为什么一定要观空呢?头上安头呢?你观空,它变成不空。他说:我还是听不懂。嗯!我说:听不懂,我再举一个例子。比如说我,我叫慧律法师,那我请问你,说我是真的慧律法师,还是假的慧律法师,有意义吗?他说:没意义啊!你就是慧律法师。答对了!就是这样子。这样听不懂吗?好,吃饭吧!没办法,就是这样,不要头上安头。
法如果让你观空的话,那个空就叫做不空。诸法本来就空,你为什么要观它?这个观空,就是妄想。知道吧?嗯!不错,不错。所以,我们要了 解,佛法是需要慢慢的,一点一滴的。嗯!所以我们了解,这个世界就是~~圣人看的就是一切法不可得,没有什么语言可以讨论的。如果我们要了解华严,就了解华严经是佛海印三昧所显露的,简单讲,是佛陀证得一切法毕竟空,所显露出来的妙有。我们称现在这个世界叫做业有,业力而显现的缘起的有,不是性起的缘起的色,我们是业力感招的色法、万相。所以,如果你没有学佛,不管走到哪里,统统是业力所显露出来的。看你的福报有多大。就像我们到纽西兰去,哇!一片天空,很干净。说:这纽西兰,闭上眼睛,车子开了几个钟头,起来还是看几只羊在吃草。哦!很干净。可惜,没佛法。没有佛法呀!对不对?去做什么?去看人家剪绵羊的毛。我说:人生就这样子,不知要做什么。接下来呢?接下来就看人家划船,我在旁边,怕他翻过来,一直念往生咒。矣!众生他就这样子。要找到一个快乐,可是这个业感的世界跟佛的世界不一样。佛的世界是真空,破除一切执著,显露出来妙有的世界。
所以,诸位哦!我们今天释迦牟尼佛这个净土,我们说是业力的国土,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,十方的净土也在同时显现。十方的净土并没有缩小,释迦牟尼佛的净土也没有扩大。十方净土安住各自的净土,也就在当下。释迦牟尼佛的净土也在当下。而众生所看到的东西,都是不自在的东西。这个就是佛的境界,华严的境界,它不一样。所以,等到有一天,我们诵华严经的时候,突然显露华严的境界,突然!二乘人都没看到,都看不到。所以,华严经是由如来海印三昧、真空显露出来的,性起的色,妙有的行,叫做妙有的世界。不是我们业感的世界。佛陀自在。
这个十玄门是表示什么呢?是妙有无碍之相。它可以无量的穿透、重叠,都没有关系。我们今天讲,现在文殊讲堂,注意听哦!这里底下很重要哦!我们是业力的众生,是有点善根听经闻法,现在就是业感的世界,对不对?对!注意听哦!这文殊讲堂是不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?是!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净土,只是你看不到而已。文殊讲堂这里是什么?就是极乐世界的净土。就是当下。要不然阿弥陀佛从那个十万亿国土来接引你,你说要坐火箭,你也来不及啊!为什么要到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?是人终时,心无挂碍,对不对?如入禅定,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。这没有距离呗!要佛的接引,要不然你~~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业感的世界,为什么临命终修净土法门,许多人都看到西方三圣、阿弥陀佛来接引?因为在当下嘛!
所以,记得,说往生极乐世界,是让你有一个依靠,一个去处。要用师父的这个比较准。要讲转换。每一个人一断气,就一定要有正报跟依报的显现出来,我们今天对极乐世界深信、切愿、一心念佛,修了好多的善,听经、闻法,都导归净土。净土就是你的心,你的心成熟了,注意哦!弥陀经里面有一句话:不可以少善根、福德、因缘,得生彼国。这句话你把它转换成:不可以少善根、少福德、少因缘,转化极乐世界的正依二报。转化,直接转化过来,这样更清楚。要不然你十万亿国土,阿弥陀佛来接引你,你要弄到什么时候啊?是不是?就在当下。
再来,文殊讲堂是什么?就是华藏世界。文殊讲堂就是华藏世界,只是众生看不到而已。业感的世界在这里,释迦牟尼佛的净土当在当下,极乐世界就在当下,华藏世界就在当下。层次不一样。层次不一样,要不然人家临命终的时候,你不是要赶快打电话,现在有LINE,LINE一下给阿弥陀佛,就算坐火箭来,也来不及啊!我上一堂课讲的,车子一百公里,时速一百公里要开半年啊!光速才一秒钟啊!三十万公里。两秒钟,光速跑两秒钟,车子一百公里的时速,要开一年啊!打电话、LINE给阿弥陀佛来接引,还来得及吗?早就一命呜呼了。知道什么叫当下,知道吗?现在就知道了,哦!原来极乐净土就在当下。是的。不要用观想的:这里是娑婆世界,从事相跑跑跑……跑到十万亿佛国土。不是。这十万亿,如果你有行十善,你有八正道,就度过十万亿国土、八万亿国土,你没有恶知见,十万八千,一切都过。行十善,一切国土统统透过。所以,你要用距离,那就不太了解华严的思想。你要说当下,用自己的转换,就在当下,那么就可以解释得很清楚。哦!这个听经闻法重不重要?最重要的。Very important,很重要的。
你没有厘清这个观念,念佛啊!念佛啊!极乐世界,在等。不用等。我现在再讲一句肯定的话:如果你有大善根、大福德、大因缘,深信切愿,一辈子都这样念佛,你不往生都不可能。这个跟往生没关系,因为他一定会转化出来的。对不对?就是等于这个鸡蛋,孵孵孵,都健康的鸡蛋,孵孵孵,孵到最后,一定会孵出小鸡。这是理所当然的东西,你不要期待,不要怀疑,它是一定的道理。知道吗?所以说,大善根、大福德、大因缘,临命终是自动它就转换净土,就在当下而已,不离当下。这样你就知道,为什么说不可以少善根、少福德、少因缘,得生彼国。彼国就在你的心,你的心就在当下。但是要具足:大善根、大福德、大因缘。要不然你怎么转呢?这个就是正面的能量。
许多讲净土的人,他讲到这个就卡死了。卡死了。想到十万亿国土,就那么远。不!就在当下。要不然你临命终往生极乐世界,立刻就见佛,没有距离啊!阿弥陀佛就现身了。就是你的心的问题啊!华严的思想才能彻底的解释净土宗。没有距离,就在当下。他一定会转换的。水到渠成,因缘具足,不可能不往生。你每天都在上华严,你每天都在进行大善根、大福德、大因缘的培植,临命终那就十拿十稳,还不是十拿九稳。
所以我们说,作一个佛弟子要懂道理,说:这个人跟人家讲道理。就表示这个人很有理性。秀才遇到兵,有理扯不清。这个人不跟人家讲道理,你就知道,一个人懂佛理,如来正路净土为你而开。理,就是大门,你每天来听经闻法,我都叫你不要缺席,就是极乐世界的门一直为你而开。听一听,听一听,两次不来,这门半开半掩的。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,门半掩半开的。不,我们听经闻法,心扉打开来,哦!如此的不可思议的如来的境界。所以这个华严经,你就沾到一点皮毛都不得了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。
所以我在佛学院跟同学讲说:出家人一辈子没有看过华严,那是一辈子的遗憾。今天讲的还没有深度,你就知道,果不其然。如来的境界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境界。层层的净土重叠,不放大,也不缩小。由此就知道,十万亿佛国土就在当下这一念。
由此十玄门可以了解宇宙一切诸法的真相。这个唯有如来玄中之玄,妙中之妙。宇宙人生的究竟实相,在众生来讲,叫做业感缘起。哇!那么地真实。可是,却是错觉。如果把它归纳,业感缘起的人生就是一种错觉,他死执不放,这个人生,他一直认为它是真的。最好官当大一点,钱挣多一点,最好我的儿子能考上北大,要是我的姑娘能够嫁到美国,我的银行簿子的存款,最少十个亿,一百个亿,接下来呢?And so what?又如何呢?所以,我们业感的这个世间,追求虚幻的、不实在的东西。我们误认为它是真的,拼命的贪婪,就想要带走什么东西,又带不走任何的东西。
所以,第二个层面,如果说阿赖耶缘起的话,阿赖耶缘起,哦,开始修学佛道就知道,能所是不对的,我们要对第八意识~~前面讲的第八意识会自动平衡的,宇宙,正能量跟负能量会自动平衡的。我们这个大自然,也是会自动平衡的。前几天,有个年轻人,说:师父,我认为佛教会弱化我们的国防。意思就是说:大家都不杀生,大家都那么慈悲,会弱化我们国家的能力。我就跟他回答:大自然会负责平衡,不需要你这样子,一直在替佛教下注解。唐朝佛教这么兴盛,唐朝的国势多么的强大,对不对?所以,也不是说,佛教兴盛就会亡国灭种啊!也没有啊!波斯匿王受到外族来欺负的时候,就问释迦牟尼佛:要打还是不打?要打,我犯菩萨戒。要不打的话,这个国家灭亡。
佛陀告诉他:国家所有人民的生命,系于国王一人,你有这个责任保护人民。打!就打嘛!就是这样子。这【打】不是释迦牟尼佛讲的,是波斯匿王讲的。你一个国王要保护人民啊!外敌来欺负我们,我们打不打?当然打嘛!是不是?今天来文殊讲堂要灭掉佛教,假设说啦!问我慧律法师要不要开枪,我当然开枪啊!这个还有什么置疑的地方?你要灭掉我们佛教,这还有什么~~我不是诉诸武力,但是你要灭掉整个佛教,那当然这个时候是迫于无奈,波斯匿王一定要打的。所以我们晓得,我们平常慈悲,对不对?所以有时候,你不要看那个吃素的,吃素有时候会化作金刚哦!所以我们要护教心切,要看情形的。不能说老是墨守成规,对不对?慈悲,慈悲一直退让,退到人家都要杀掉、毁掉你佛教了,你还不出手?那不可能的!看情形。
接下来,哦,快五点了,这怎么办呢?好,我们再讲一下,没关系,大家忍耐一下。这个玄中之玄,妙中之妙的这个宇宙人生的究竟相,就是这样子。那我们这个~~你们那张单子看一下——至相大师所立的古十玄门,贤首大师所立的叫做新十玄门,这个至相大师因为叫做智俨大师,智慧的智,华严经的严,左边加个人字旁。华严宗第二祖智俨大师,又叫做至相大师,因为他住在至相寺。他住在这个道场——至相寺,所以叫做至相大师。如果说,我住文殊讲堂,后来人就会称我为文殊大师,这是方便比喻。叫至相大师,华严宗第二祖师智俨大师,这个是古十玄门。那么,贤首大师叫做法藏大师。就是阿弥陀佛因地修行,法藏比丘那个法藏。贤首大师是华严宗第三祖,华严宗第四祖叫做澄观大师,其实这几个祖师都非常了不起的。我简单讲一下,说福报决定一切。诸位,这个祖师一辈子有那么多的事迹,是让人赞叹、推崇。我们就先讲华严初祖,叫做杜顺和尚。姓杜的还真光荣,出了华严的祖师。姓卢的也很光荣,出了六祖。嗯!像我姓林的话,不错,至少出一个妈祖,要攀亲带故,大家来啊!就是这样子。
好了,我们讲到杜顺和尚。根据经典记载,这个杜顺和尚有种种的神迹,这个杜顺和尚有一次要过溪,这个溪流动得很快,台湾话叫做激流,国语叫做湍流,就是速度很快的意思。这个杜顺和尚要度这个溪,现在外面下雨,然后这个溪水暴涨,溪水这么快,过不去,可以非过不行。要回到道场休息,非过不行。你不能半途而废。这个杜顺和尚就涉水,他叫旁边的人:你们慢一点。我先。结果就涉水而过,因为有青苔,就滑倒。滑倒,如果按照我们物理学来讲的话,就怎么样?就一定会流走,对不对?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,他一滑倒以后,溪水的上游断流,水全部停止,没有水,没有水哦!然后,因为有青苔,他慢慢慢慢地爬上去。听说,杜顺和尚是文殊师利菩萨化身的,这问题的答案就出来了。
我们就这个例子来讲的话,你想想看,这个是华严宗的祖师,初祖,创立华严宗。华严法界观,后来的华严的整个思想,都是延续他的思想,杜顺和尚。这水怎么可能突然断流?一滴水都没有。他跌倒的时候,按照道理,是会被水冲走。可是一滴水都没有。我看他的传记,非常地感动。哇!这个就是福报。你发的心是正的,十方的诸佛都护着你。连这个肉体,旁边都是龙天护法。就像我们来皈依,皈依就有三十六种善神来保护着你,更何况是华严的祖师!现在人不可能了,现在人没有杜顺和尚那种福,那种慧,对不对?下大雨的时候,就:师父,怎么办?千万不要过去。说:要不然师父您先走。找死啊!叫我过去!水那么湍流,你叫我先过去!不孝有三,忤逆上人。水那么急,我又不是杜顺和尚。
第二个,这个病虫害不是今天才有的,这个病虫害从古时候就有的。结果这个杜顺和尚,他们那个道场,有种了一些菜,种了一些菜,怎么样?长了很多虫,虫会吃啊!人家就请大和尚慈悲,大和尚从他的神迹,他持咒,念一念,念一念,就去洒净,第二天去看,虫跑光光。我一直觉得佛法的这个方法太好了,我看到我们以前种的菜也是一样,持咒,洒下去,虫吃光光。一个跑光光,一个吃光光。哦!这境界真的是差很多。
还有一个更不可思议的,这个杜顺和尚,有一次,人家有一匹马,这匹马不听话,本来这匹马会撞人的,诸位啊,这个马啊,你不能站在一个错误的位置,站在哪里?后面,站到那里,被马一踢,肯定再见的,一下去,五脏整个碎掉。马后踢,一次就再见了。所以,人家那匹马本来要杀。因为不听话嘛!是一匹野马,叫做桀骜难驯。知道吗?桀骜难驯。就是很难驯服的意思。这匹马本来要抓去杀了,人家说:暂时不要杀,我们带去给杜顺和尚,加持加持,三皈依。这匹马不管碰到任何一个人,都会咬,都会冲撞。可是这匹马,碰到杜顺和尚的时候,静静的。杜顺和尚就用右手,念念念念…..这个兽性没有了。这匹马突然之间变得很温顺。杜顺和尚就给它做三皈依,一匹马,是不是?哇!那个主人本来要杀掉的。结果,就这么简单,德行够,加持,念一念,从此以后,那匹马像懂得人性一样的,就没有了。是不是?现在的众生很难搞定的,动不动就上法院,所以我就告诉这些法师们,你有没有修行,你不要管,你这辈子就听我一句话就好,远离女众。你这辈子就守这条就好。不是女众不好,而是我们惹不起。结夏安居,我都重复跟这些法师这样讲:你惹不起的。师父,那你不慈悲。不,不,不,你来,我们欢迎,但不要太亲近。没有距离,那不行。我们尊重你,但是我们要保持一个距离。是不是?因为末法时期没有办法的。
比如说,记者来访问我。几年前,记者来访问我。咦!电视真的出来了。结果他访问了五分钟,只给我节录了两句,意思刚好相反。我是解释得很清楚,结果这个新闻报导出来,那两句刚好是相反的。是我在解释这两句,有头有尾的。这记者从中间截断,后来,我就了解了,媒体是希望能够有一个很重大的标题,一个噱头,然后一个收视。
好,因为这个十玄门很深奥,非常深奥。十玄门讲完,我们讲中观的一个精要。那么,再讲下去的话,就变成讲不完。五点十分了,我尽量把华严经讲得精彩,让你能够接受,反正你每个礼拜你在家也没有什么用嘛!听了经以后,你还能够开大智慧,能够解脱,是不是?有什么东西比听经闻法更重要的?没有。好了。回向。
请合掌:愿以此功德,消灾在座诸位法师,消灾在座诸位护法居士大德,回向:文殊讲堂消灾点灯、亡灵牌位者,回向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、牌位,回向花连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、牌位。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涂苦,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,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愿生西方净土中,上品莲花为父母,花开见佛悟无生,不退菩萨为伴侣。(文字录入:常健)
编者注:若有错别字校对不到的,敬请留言告知。
华严经一02 :生命的伟大在于缘起,你必须珍惜任何的缘起,任何一个动点
华严经一03 : 看透的时候,因缘从相对性的变成无尽性的东西,就找到生命的永恒
华严经一04 :体悟到平等性就是圣人。如果落入观念、差别性就永远做凡夫
华严经一05 :缘起要待因缘,而性起他不待因缘,因为他全部都是真如自性
华严经二01 :每个人都有个别性还有整体性。修学佛道就是开发无私无我的整体性
华严经二02 :如果没有办法去断分别我法二执,有个最好又快的办法就是念佛熏习
华严经二03 :一切现象都是真如的道场。一切缘起就是菩萨的道场
华严经三01 : 世间人的原谅是我执的延伸,圣人是:原谅你才能放过我自己
华严经三02 :无染的般若智慧就是最大的秘密。智慧就是真如本心的作用。
华严经三03 : 在这个万法与我无关之下,无染的般若智慧立刻就现前,就在当下
华严经四02 :在团体里面谁先动念谁就输。谁制造是非谁就重头再来
华严经四03 :每一个诸法都具足整个宇宙的真理。一个颗粒微尘就是一真法界